国庆档黑马《坚如磐石》票房领跑
今年国庆档的电影市场竞争异常激烈,张艺谋导演的《坚如磐石》凭借反腐题材和全明星阵容成为票房黑马。这部由雷佳音、张国立、于和伟、陈道明等实力派演员联袂出演的电影,在上映次日就反超《前任4》和《志愿军》,稳居票房榜首位置。截至发稿前,《坚如磐石》票房已逼近5亿大关,充分证明了反腐题材对观众的强大吸引力。
不过,与亮眼的票房表现相比,《坚如磐石》在豆瓣上的评分仅为6.5分,超过50%的观众给出了3星下面内容评价。这一分数不仅低于陈凯歌《志愿军》的7.3分,甚至与小成本爱情片《前任4》接近。这样的口碑两极分化现象,让不少影迷感到困惑:国师四年磨一剑的作品,为何会陷入这样的争议?
剧情逻辑硬伤成最大槽点
作为一部反腐扫黑题材电影,《坚如磐石》最受诟病的就是剧情逻辑的不连贯。影片讲述雷佳音饰演的技术专家调查公交车爆炸案,牵扯出副市长(张国立饰)与首富(于和伟饰)之间多年的恩怨情仇。这本该一个环环相扣、紧张刺激的故事,但实际呈现效果却让观众频频出戏。
许多关键情节经不起推敲,比如副市长明知前女友留下重要证据手机,却从未派人搜查外甥女住所;主角轻松找到关键证据的经过也显得过于儿戏。这些明显的逻辑漏洞让观众直呼”看个乐子可以,千万别认真”。与年初大热的《狂飙》相比,《坚如磐石》在剧情严密性上的差距显而易见,这也成为其在豆瓣评分不高的主要缘故。
补拍痕迹明显影响观感
《坚如磐石》历经四年打磨和补拍,这种反复修改的经过在成片中留下了明显痕迹。观众不难发现,许多演员的台词和口型对不上,陈道明补拍的巡视组长戏份也显得生硬插入,未能与原有剧情天然融合。
虽然国师拉来了陈道明这样的大咖补拍,但新加入的角色和戏份并未提升整体质量,反而由于删减原有精妙镜头而让影片显得支离破碎。这种”缝缝补补”的最终效果,与观众对张艺谋电影一贯的高期待形成了鲜明对比,也是《坚如磐石》豆瓣评分不理想的重要影响。
视听盛宴难掩剧本短板
平心而论,《坚如磐石》在制作水准上依然展现了国师的深厚功力。影片画面充满赛博朋克风格的光怪陆离感,色彩运用极具冲击力,完全跳脱了传统反腐题材的压抑基调。老戏骨们的表演也相当出色,特别是雷佳音与陈道明的办公室对手戏,被雷佳音本人称为”近几年来最难的一场戏”。
然而,这些亮点终究难掩剧本的先天不足。当观众被精细画面吸引的同时,又被生硬的剧情转折拉回现实,这种割裂感最终反映在了豆瓣评分上。《坚如磐石》证明了一个道理:再强大的阵容和制作,也无法弥补一个好故事的缺失。
随着国庆档进入尾声,《坚如磐石》能否保持票房优势,其豆瓣评分会否有所回升,仍有待观察。但这部作品引发的讨论已经足够深刻:在商业与艺术的平衡中,中国电影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对于喜爱反腐题材的观众来说,《坚如磐石》或许不是最完美的选择,但它无疑为这一类型片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。